统战故事 > 正文

马克思塑像的故事

2017/11/17 13:31:40 来源:徐汇区委统战部

  2017年,在中国,是一个重要时期。上溯68年,没有共产党,就没有新中国;上溯96年,没有马克思主义,就没有中国共产党;上溯199年,没有马克思,就没有马克思主义。

  卡尔・海因里希马克思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美丽的特利尔市,他是近代政治经济学家、哲学家、社会活动家、革命理论家,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。

  每年的5月是“红5月”。是的,以5月上旬而言,就有5个节日:1日是国际劳动节,4日是中国青年节,8日世界红十字日,9日是世界邮电节。还有一个节日,可惜现在有些人不知道。在延安时期的党中央认为:“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”,是全党“亟待解决”的问题。因此,1940年3月24日,发布了中共中央《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》。在这个指示中,规定以每年的5月5日――马克思生日,为干部学习节。五十年代的每年这一天,各机关、工厂、学校,都在纪念“五五学习节”,出专刊、墙报、黑板报,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,认真学习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,积极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高潮。当然,大报大刊还有专论。

  说到马克思主义,当然就要说到巨著《共产党宣言》。

  《共产党宣言》又译为《共产主义宣言》,是马克思和恩格斯,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,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。1848年2月,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。

  1905年底,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朱执信,在同盟会机关报《民报》第二号上,发表文章,叙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,第一次简要介绍了《宣言》的写作背景、基本思想、历史意义,又据《共产党宣言》的日文本、参照英文本,摘译了该书的几段文字和第二章的十大纲领全文。作者将该书的书名译为《共产主义宣言》。1908年3月15日,刘师培(署名申叔)在《天义报》发表《〈共产党宣言〉序》,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为《宣言》作序。此后,有关《宣言》的文章相继见诸报端。

  1920年3月,由李大钊倡导成立的“北京大学马克斯(即马克思)学说研究会”,集体翻译了德文版《共产党宣言》全文,印发了少量油印本,在当时的先进分子中传阅。1920年8月,陈望道根据日文和英文版,翻译了《共产党宣言》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,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,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,正式出版发行。

  这个时期,出现了三个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――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,1919年中国爆发“五・四运动”,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。

  解放之初,全中国流行着一句很经典的话:“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,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。”中国共产党的成立、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,没有马克思主义是办不到的。所以,这句话还深含感激之情。

  话虽是这么说,其实,马克思主义真的不是别人可以“送”来的,得自己去追求。所以,“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”之后,就有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,他们崇敬着马克思,追求着无产阶级的真理,怀着一种真诚、一种热情、一种渴望,到苏联去取马克思主义真经。先行者有李大钊、瞿秋白、董必武、张闻天、王若飞等人,稍后的有萧劲光等人。前几位先后是党的领导人或政治活动家,而萧劲光虽然也搞政治,但他和后来的刘亚楼一样,都去过苏联,都是军事家,而萧劲光的军事家成份更大于刘亚楼,这是党的工作需要。

  萧劲光是湖南省长沙人,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、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、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。1921年赴莫斯科,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。期间,在苏联初级军事学校学习一年。1924年,列宁逝世时,他曾作为东方民族代表为列宁守灵,后回国。1927年再次去苏联,1930年再回国工作。

  也就在1924年,设于莫斯科的共产国际组织,赠中国共产党一尊马克思塑像。这尊像高15.5厘米、重250克,纯银空心,底座正面铸俄文“卡尔・马克思”,下有俄文“第六号,莫斯科铸造”字样。当时,组织决定这尊塑像交萧劲光。

  真是如获至宝,当年秋,萧劲光带着这尊像回国。这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个马克思像,当然,更是第一尊马克思塑像。而且是由共产国际相赠,意义非凡。

  当时的江西安源路矿,工人众多,又富于反抗斗争传统。安源路矿,是当时中国共产党最初开展工人运动的重点区域。1921年始,毛泽东、刘少奇、李立三诸同志,先后在那里开展斗争,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,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和共产党支部,成立了工人俱乐部,公开为工人说话。

  萧劲光同志回国后,理所当然、势所必然地来到安源路矿,将马克思塑像交党组织。毛泽东、刘少奇、李立三等同志,当然没见过马克思塑像,就更不必说广大的工人群众了。啊!原来,伟大的马克思就是这样的。人人激动不已,个个兴奋难抑。虽然人种不同,形象罕见,当然也从未谋面,然而,面对这尊塑像,大家不但都有崇敬感,还有亲切感。

  萧劲光在安源路矿,向同志们和工人们,介绍了塑像的由来。又上党课,讲了《共产党宣言》,说了《宣言》的主要内容: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,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,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,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。

  马克思塑像到来的消息,传遍了全路矿,这为路矿的工人运动,添了一把火,加了一把劲,意义非凡。因势利导,在党的领导下,从1920年到这时的1924年,江西安源路矿的工人运动,走向一个全新的,更加生机勃勃的新阶段。有一个说法,叫“工农红军”。其实,红军中的工人少之又少,绝对的多数是农民,其中的工人,主要来自安源路矿。我们说江西是老苏区、是中国革命最初的根据地,当然不能忘记安源路矿工人进行的长时期的、卓有成效的斗争。

  安徽旌德的梅大栋同志,是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杰出领导人恽代英同志,推荐、介绍到安源路矿的,他是从事革命活动的优秀共产党员。萧劲光将马克思像,交安源路矿党组织,组织经研究决定,郑重地将塑像交梅大栋保管。他感到这是一个光荣的革命任务,珍重超越自己生命。

  次年,即 1925年,江西军阀,血洗工人运动如火如荼的安源路矿。梅大栋按党的安排,趁乱却又安全地将塑像带回旌德。敌人的镇压,使革命烈火越烧越旺。梅大栋在家乡创建了三都党支部,山沟里的穷苦人,认识了这位大胡子马克思主义奠基人。他目光睿智,神情泰然,让人一见之下,就激情满怀。受压迫的穷苦人,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和雄心壮志,在他的面前,举手庄严宣誓入党,工农要翻身,革命理想高于天!

  1928年 10月,梅大栋同志被国民党当局逮捕,他妹妹梅竹娥就千方百计保护着塑像。待梅大栋越狱脱险后,他就又将塑像带到上海。梅大栋在上海再次被捕了,就由他的妻子将塑像再带回旌德。

  千回百转,也不知历经多少艰难险恶,马克思塑像就在敌人眼皮底下安全转移着。这表现了中国人民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无限忠贞。同时,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也给了中国人民无限的力量,马克思主义更是势不可挡地在中国传播着。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

  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人是不可战胜的。瞿秋白面对敌人的枪口,盘膝坐于草坪之上说:“此地很好!”而后从容就义。夏明翰在被处决前,敌人问他还有何话说,他提笔一挥而就:“砍头不要紧,只要主义真。杀了夏明翰,还有后来人。”他追求的就是这个“主义”,20个字更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必胜的真理。还有方志敏、江竹筠……无数革命先烈,不屈不挠,英勇就义,感天地,泣鬼神。因为,他们记住马克思这个人,他们信仰着马克思主义。

  但是,马克思主义并不只教会我们怎样搞地下斗争和慷慨赴义,还教会我们怎样搞土地革命,怎样打赢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和搞改革开放,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;更教会我们如何克服自身的错误和清除我们躯体上的尘垢,以永葆革命青春。

  马克思主义一经中国化以后,中国所有问题,都能迎刃而解。

  今天,我们面对着马克思像,《共产党宣言》烙在我们心头,《国际歌》萦绕在我们耳际。我们满怀信心地告慰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在天之灵: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,而我们却能乘风破浪,战胜一切艰难险阻;中国人民正以“踏石留印、抓铁有痕”的精神,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日新月异地前进;“英特耐雄纳尔”一定能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