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舟之声 > 正文

奉贤区产业规划

发布时间: 2023-10-27

近年来,奉贤经济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和发展韧劲。2023年上半年,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6.8亿元,财政总收入达到399.7亿元,其中区级财政收入达到131.5亿元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.8亿元,同比增长37.4%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353.6亿元,同比增长25%,增速排名郊区第二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621.6亿元,可比增长39.3%,增速排名郊区第二。各类市场主体65.6万户,同比增长11.1%。

奉贤拥抱“基础理论创新、底层技术创新、颠覆项目创新、跨界融合创新、转移转化创新”五个创新,努力打造富有奉贤特色的产业创新生态圈,构建起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着力推动美丽大健康、新能源汽配、数智新经济、化学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发展,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。奉贤的产业用地规模保持在80平方公里左右,其中还有近5平方公里的M3用地,在奉贤,“好项目不缺土地、好产业不缺空间”。

在化妆品领域,东方美谷品牌价值超过287亿元,是全国唯一“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”,美丽健康产业实现跨跃式增长,规上产值从2015年的158亿元,迅速增长至2022年的527亿元。东方美谷品牌持续打响,获评“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”。全上海226家持证化妆品企业,有84家在奉贤,占比超37%;化妆品销售额超200亿元,占比超全市40%。全国每4片面膜中,就有一片来自东方美谷。已连续五届主办的“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”,已经成为全球化妆品领域顶级峰会之一。与欧莱雅、法国商务投资署就共建“法国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孵化平台”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资生堂、美乐家、如新、科丝美诗、伽蓝、百雀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化妆品企业均已落户东方美谷。

在生物医药领域,奉贤具有雄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品牌发展环境。

一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。全区现有各类生物医药企业200多家,其中规上企业79家,产业规模全市第三。产值超亿元企业43家,超10亿元企业6家。已初步形成了四大产业集群:以帝斯曼、雅培、中西三维为代表的化学原料药和制剂企业集群;以莱士血液、上海生物研究所为代表的生物制品企业集群;以和黄药业、凯宝药业、雷允上为代表的中药企业集群;以阿拉丁、伯杰、睿昂基因、长岛生物为代表的诊断试剂和医疗器械企业集群。

二是创新要素不断汇聚。全区有152家生物医药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,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(和黄药业)、10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、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还聚集了巴斯德所、复旦大学生命学院类器官创新平台、药明全球生物创新药研发制药一体化中心、元宋生物重组溶瘤基因-病毒研发公共平台、飞镖加速器等一大批创新平台。

三是特色园区加快构建。上海布局的七个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中,奉贤就占了两席:东方美谷和生命蓝湾,足见奉贤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布局中的重要地位。奉贤生物医药产业基本形成了四大功能板块:东方美谷核心研发区、临港奉贤先行示范区、奉城创新拓展区、杭州湾转化承载区。我们每年为生物医药企业量身定制超过100万方的高标准厂房,确保“好产业有足够空间”。

在高端食品领域,光明、冠生园、鼎丰、日本的格力高等等,都是落户在奉贤新城。

在新能源汽配领域,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75家,受益于特斯拉项目带动,2023年上半年,全区汽车制造业规上产值已达210.7亿元,增长38%;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产值250.3亿元,可比增幅1.5倍。特斯拉的核心零部件企业,宁德时代、均胜电子等都纷纷布局奉贤。国内首个“智能驾驶全出行链创新示范区”也落户奉贤。与临港集团、上海交通大学三方联手,打造了“智行生态谷”市级特色园区,也是上海市首批26个特色产业园区中唯一一个智慧出行的特色园区。

在数智新经济方面,奉贤聚焦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,拿出最核心的两个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,打造“数字江海”数字化全渗透的实践区、试验田,致力于把区块链、虚拟现实、元宇宙等优质技术企业引进来,集聚一批数字企业、数字产业、数字人才,打造未来新城样板。数字江海首发区项目加快推进,招商展示中心建成启用。数智新经济加快发展,阿里云能力中心签约落户。上海国资数字化创新基地正式揭牌。

在政策支持方面,在奉贤可以享受临港自贸区和张江双重政策叠加,此外,作为上海“五个新城”之一,奉贤在规划土地指标、人才落户、资金扶持等方面享有特惠政策。同时也有良好的创新生态。截至2022年底,区内已有院士(专家)工作站(服务中心)65家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25家。这些平台,面向的是世界科技和产业的前沿,拥有远大的前景,能为创新提供广阔舞台。